25周年团庆,干了一件大事

25周年团庆,干了一件大事

无锡山禾合唱团成立25周年之际,世界合唱比赛文化交流基地正式落户

世界合唱比赛

2025年11月的无锡,被音乐的荣光紧紧包裹。11月15日,渤公岛畔掌声如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秘书长丹尼斯·巴克斯向无锡市市长蒋锋郑重递交“世界音乐之都”批准函,无锡由此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彻底填补了中国在创意城市网络音乐领域的空白。次日,运河公园音乐厅,无锡山禾合唱团成立25周年庆典现场再传捷报,“合唱奥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赛文化交流——中国·无锡活动基地正式揭牌,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同时递出2026年瑞典赫尔辛堡第十四届世界合唱比赛邀请函。世界级荣誉与国际级平台的相继落地,让这座江南古城以合唱为媒,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不是两份孤立的荣誉,而是无锡音乐事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众化普及双向发力的必然结果。11月16日的运河公园音乐厅,山禾新老团员与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无锡合唱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节点。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顾必成与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国事务部代表何炬共同为无锡活动基地揭牌,红色绸布落下的瞬间,现场掌声雷动。这不仅是山禾合唱团的里程碑,更是无锡“世界音乐之都”建设的重要支点。据悉,未来该基地将定期举办国际合唱交流、指挥大师班等活动,成为中国合唱文化走向世界的“无锡窗口”。







揭牌仪式


正如无锡市文联副主席卢俊峰致辞中所说,作为无锡音乐文化的中坚力量,山禾合唱团的25年发展史,正是这座城市音乐底蕴厚积薄发的生动注脚。庆典现场,团长徐佩华动情回顾起团队的成长历程:“2000年9月,山禾在一群合唱爱好者的集结中诞生,最初只是七八十人的松散歌咏团,成员涵盖教师、工人、企业主等各行各业,年龄错落、水平参差。谁能想到25年后,我们已发展为拥有6支特色团队、300余名成员的准专业团体,从无锡街巷唱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


无锡市文联副主席卢俊峰






徐佩华的话语中,藏着山禾与无锡相互成就的密码。她坦言,团队能从“草根团体”成长为“国际标杆”,离不开城市文化沃土的滋养。“2010年,市委市政府支持建设的3000多平方米运河公园音乐厅,让我们有了固定的家;这些年‘全城爱乐嘉年华’等活动的举办,让合唱艺术走进街头巷尾,为我们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为了打造专业团队,山禾合唱团建立了严苛的人才培育体系:预备团员需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考核,在岗团员要接受和声练习、作品演绎等进阶培训,2016年推出的“惠民合唱培训班”更以“零收费、阶梯式”模式普及艺术,25年来培养出20余名活跃在无锡各界的指挥骨干,被誉为本地合唱界的“黄埔军校”。



无锡山禾合唱团团长、中老年合唱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徐佩华


专业的坚守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2024年新西兰奥克兰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中,山禾合唱团一举斩获老年混声组、女声室内组两项金奖冠军,让五星红旗两次在国际赛场升起。“那是阎宝林教授带着我们打磨了三个月的结果。”徐佩华提到的阎宝林,是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山禾合唱团首席专家,这位“八秒”合唱团创始人在2023年团队发展瓶颈期加盟,量身定制训练计划,让山禾焕发新活力。“我们始终以‘永远的艺术追求,不变的和谐精神’为团训,25年来能以6种方言、6种外语演绎1000余首中外经典曲目,靠的就是这份执着。”







老团员、新团员、离团团员代表发言


庆典现场的签约授牌环节,彰显了无锡合唱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山禾合唱团·中老年合唱创新发展中心与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国事务部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不仅促成了“合唱奥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赛文化交流活动基地的落地,更让山禾合唱团获得“合唱奥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赛并MUSICA-MUNDI学院示范合唱团”称号。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国事务部代表何炬表示,选择无锡作为世界合唱比赛文化交流中国活动基地,源于无锡这座城市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与山禾合唱团热爱合唱的专业精神。而递出的2026年世界合唱比赛邀请函,更是对无锡合唱水平的高度认可。



无锡山禾合唱团首席专家、著名指挥家阎宝林


这份认可背后,是无锡将音乐融入城市发展的长远布局。业界专家对无锡的音乐发展路径高度肯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无锡用合唱这种听觉艺术载体讲述城市故事,为‘世界音乐之都’建设提供了绝佳路径。”阎宝林在庆典现场的讲话中提到,山禾合唱团“四世同堂”的团员结构——最小6岁、最年长逾90岁,本身就是音乐传承的生动体现。原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小祥则认为,山禾的发展模式为全国业余合唱事业提供了范本,“从惠民培训到国际获奖,从社区演出到世界舞台,山禾让合唱艺术实现了社会效益与艺术价值的统一。”


原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小祥


庆典现场的一幕幕场景,印证着这份传承与担当。山禾童声合唱团演唱《歌声与微笑》并朗诵《我们的致词》后,中老年团员献上《你扶持我》,部分离团团员临时组团演绎《我亲爱的》,不同年龄段的歌声在音乐厅内交融。表彰环节,徐佩华及嘉宾为25年来贡献突出的团员颁奖,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团员接过证书时哽咽道:“我从退休唱到古稀,山禾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优秀团员表彰


庆典尾声,在阎宝林的钢琴伴奏下,新老团员与现场嘉宾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中,既有岁月的厚重,更有传承的力量。

“25年弦歌不辍,未来初心不改。”徐佩华感慨万千,“现在我们有了‘世界音乐之都’的荣光,有了‘合唱奥林匹克’的平台,更要以专业实力呼应城市荣誉。”她透露,山禾已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将通过中老年合唱创新发展中心,联合全国合唱团,共同推动合唱艺术发展,同时计划在2026年世界合唱比赛中,演唱融入无锡元素的原创作品,让江南韵味响彻世界舞台。






11月15日晚,无锡山禾合唱团成立25周年暨中老年合唱创新发展中心成立一周年庆祝音乐会圆满举行。这场以山禾中老年合唱团表演为主,以“岁月如歌 禾声致远”为主题的音乐会,既是对过往成就的回望,更是对中老年合唱艺术创新发展的礼赞。11月16日晚,“回家的路”山禾合唱团25周年专场音乐会温情启幕,来自合唱团各分团的团员们轮番登台,用14首风格各异的合唱佳作,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年龄、贯通中外的艺术盛宴。这场音乐会既是25年艺术积淀的集中展示,更以“回家”为喻,诉说着团队对艺术初心的坚守与热爱。




从“世界音乐之都”的授牌盛典,到“合唱奥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赛文化交流活动基地的揭牌仪式,无锡收获的不仅是两份荣誉,更是音乐事业发展的全新起点。当“世界音乐之都”的文化底蕴与“合唱奥林匹克”的国际视野相遇,当山禾合唱团的传承力量与城市的音乐规划相融,这座江南古城的歌声,正从运河之畔走向世界舞台。正如徐佩华所说,山禾的歌声将成为无锡“世界音乐之都”最动人的注脚,而中国的合唱之声,也必将在国际舞台上持续绽放光彩。



相关新闻